1. **输出方式原理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是利用电磁继电器的原理进行输出。当PLC内部电路输出信号时,会使继电器线圈通电,产生磁场,吸引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,从而实现对外部电路的控制。这种方式是基于机械触点的动作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是通过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输出。当PLC输出控制信号时,晶体管根据信号状态(高电平或低电平)来允许或阻止电流通过,以此实现对外部负载的控制,这是一种基于半导体电子元件的无机械触点的控制方式。2. **输出特性** - **输出电流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一般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,单个输出点的电流容量通常在2A -10A左右。这使得它可以直接驱动一些功率较大的负载,如交流接触器、大容量的电磁阀等。 - 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输出电流相对较小,单个输出点的电流一般在0.3A -0.5A左右,主要适用于驱动小功率的直流负载,如小型直流电机、LED指示灯等。 - **输出电压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输出电压范围较宽,既可以控制直流电压(如24V直流),也可以控制交流电压(如220V交流)。这种特性使得它在控制不同类型电压的负载时非常灵活,可应用于各种交直流混合的负载控制系统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通常只能用于控制直流电压,常见的工作电压为24V直流,且对负载电压的匹配要求较高,一般负载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的Zui大值(通常为30V左右)。 - **响应速度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由于机械触点的动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吸合和释放过程,其响应速度相对较慢,一般在10ms左右。这在一些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,如高速脉冲输出或快速频繁的开关控制场景下,可能无法满足要求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响应速度极快,从关断到开启的典型响应时间可以达到1.0μs,从开启到关断为3.0μs左右,能够满足高频信号的输出和快速开关控制的需求,例如在伺服电机、步进电机的控制中可以发挥很好的性能。3. **使用寿命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因为存在机械触点,在频繁动作时,触点容易产生磨损、氧化和疲劳。其机械寿命通常有限,一般在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的操作次数之间,并且受环境因素(如温度、湿度、灰尘等)的影响较大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没有机械触点,不存在机械磨损的问题。其寿命主要取决于电子元件的老化过程,在正常使用条件下,寿命相对较长,理论上只要电子元件不损坏,就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。4. **电气隔离特性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特性。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在电气上是隔离的,当控制信号通过线圈时,触点所连接的负载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电气上被隔开,能够有效防止外部干扰和电路间的相互影响,可承受较高的电压冲击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通常需要通过光耦合器等方式来实现电气隔离。光耦合器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在电气上进行隔离,能够实现较好的隔离效果,但这增加了额外的元件和成本。5. **适用负载类型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由于可以控制交直流多种电压类型的负载,并且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,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负载,特别是对于一些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的大功率交流或直流负载,如电机、加热器、电磁阀等的控制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主要适用于控制直流负载,特别是那些需要快速响应、高精度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设备,如直流电机、步进电机、LED灯、小型电磁阀等。6. **成本与价格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由于采用了继电器这种相对复杂的机械电磁元件,在硬件成本上可能会比晶体管输出型PLC稍高一些。具体价格还会因品牌、功能、性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因为其内部主要是半导体电子元件,成本相对较低。在一些需要大量使用输出点的应用场景中,由于其价格优势,可能会使得整体系统成本降低。7. **工作环境适应性** -**继电器输出型PLC**:对温度、湿度和灰尘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。在高温环境下,继电器的触点容易氧化和烧蚀;在高湿度环境中,可能会出现触点腐蚀的情况;灰尘进入继电器内部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。 -**晶体管输出型PLC**: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。它没有机械触点,不会因为湿度和灰尘而产生接触不良等问题。在高温环境下,其性能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,需要注意散热问题。